Q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什么?
专业认证是一项“专业体检”,由权威机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对高校工程类专业进行全面评估,看培养出的学生是否符合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Q2:专业认证有什么用?为何说通过认证的专业更靠谱?
专业认证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
1、以学生为中心,保障教学质量
实行导师制:每位学生大一入学后,会匹配一位专业教师对接,从大一到大四全过程,针对科研、竞赛、毕业设计(论文)、职业规划引领指导,关注怎么吸引优秀学生,怎么帮助学生成长。
教学设置:认证专业有清晰的毕业要求(比如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课程体系要“撑得起”这些要求。例如:实践课学分不低于20%(环境工程:24.6%),必须有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选题80%以上来源于企业实际需求,确保学生能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锻炼能力。
2、产出导向、就业更受认可
专业设置时需明确毕业5年左右学生能达到什么目标,比如具备哪些工程能力、职业素养,确保学生学到真本事。通过认证的专业,说明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标准,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认证专业的学生,认为他们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职业发展潜力大。
3、持续改进、升学更有优势
专业认证不是评完就结束,而是通过定期调研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不断优化培养方案,让专业越来越好。认证强调“终身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更系统,这些能力正是研究生阶段看重的,国内外高校对认证专业的学生认可度也更高。
Q3:认证是怎么评的?会不会“走过场”?
认证过程很严格,分“自评”和“专家现场考查”两步:
1、自评阶段
专业要对照认证标准(比如7个大项、几十条具体要求),详细分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条件等是否达标。比如“学生”方面,要说明如何吸引优秀生源,如何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对成绩落后的学生有没有帮扶措施;“课程”方面,每门课都要明确支撑哪些毕业要求,考核方式是否能证明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
2、专家考查
由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的专家组成团队,实地走访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查阅教学资料,访谈师生和校友,甚至会随机抽测学生的能力达成情况。只有“硬条件”和“软实力”都达标,才能通过认证。
Q4:如何知道一个专业是否通过认证?
可通过学院官网或“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官网查询认证名单,通过认证的专业通常会明确标注。
Q5:哪个专业已通过专业认证?
环境工程专业。
2016年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2019年以“有效期6年(有条件)”通过第二轮认证;2025年状态为:持续改进阶段(第六年专业提交持续改进材料)。
Q6:基于专业认证有哪些特色成果?
先后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2022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三期项目(2024年)、江苏省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024年)。
Q7:学院培养的学生有哪些成果?
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等国家级竞赛赛事中获奖7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余项,参与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60多项,实践与创新能力广受认可,毕业生因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