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要闻 >> 正文

学院举办2025年秋学期“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

作者: 张红梅   审核人: 陈天明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10-23

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学院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10月22日下午,学院在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环境学院2025年秋学期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海龙教授作题为《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专题报告。备课会由副院长李璇主持,副院长杨百忍出席,全体教师参加。

董海龙在报告中首先强调高校思政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介绍了目前高等学校思政课程的组成及各课程的任务和核心目标。随后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深入阐释了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系统梳理了课程思政的政策脉络,结合环境学科专业特点,详细分析了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分享了将价值引领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董教授教授强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要加强核心逻辑,破除“两张皮”现象;二要把教师能力作为关键抓手;三是衡量教学效果时要重“浸润”而非“量化”。报告最后,董海龙就如何系统化推进环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思考建议,如强化跨学院协作、深化思政研究、完善评价机制等。

在随后的集体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如何在本专业课程中精准挖掘思政元素”、“如何避免思政内容的生硬嫁接”以及“如何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等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既有教学心得的无私分享,也有实际困惑的坦诚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凝聚了共识,拓宽了思路。

最后,李璇提出总结发言,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务实、成效显著,不仅解决了一线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更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育人主体责任。所有教师应以此次备课会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用心打磨每一堂课,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同时强调集体备课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地生效的重要抓手,此类活动将常态化、制度化地开展下去。学院将继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广优秀案例,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开设“课程思政”公开课,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